菜单 logo
课程与服务 文章 测评 活动
首页 / 最新文章 / 古典:不要说你没人脉,每个人都有20万个你能找到的人!

古典:不要说你没人脉,每个人都有20万个你能找到的人!

古典
古典 / 新精英创始人、生涯规划师   2015/05/12
阅读26442

如果要说近半年来,最让我开脑洞的时刻——不是参加什么大会的学习,也不是看某本书,而是参加我组织的“思想夜宴”

思想夜宴的想法源自一个互联网模型的尝试——你的朋友的朋友比你的朋友多。什么意思?

假设你如正常人一样,有140个常见的和你生活工作相关的朋友,同时你还有10个乱入的不知道怎么认识的朋友。你的朋友圈大概是150人,这个数字全世界都挺平均的,按照《部落》一书的说法,也是世界上任何一个原始小部落的初始人数。

你的这150个朋友也有自己的朋友,你朋友的朋友就叫做你的二度人脉,同样你朋友的朋友的朋友,就是三度人脉。一度人脉一个月还能见几次,二度三度人脉基本一个月不会见一次面,属于你的弱关系。

你肯定听说过六度人脉能找到奥巴马的事情。这有点鬼扯,因为基本上你的影响力只能到第三度人脉。不过我下面会讲到,即使只有三层,也不少了。


算算你的二度人脉就有多少?大概2900多人。而三度人脉呢?数字就很吓人了,近22.9万。(具体计算方式请参考我的公众号,前段时间推送的《典个赞,我最喜欢的MOOC课程》文末有二维码)

所以,不要说你没有人脉,每个人基本上都有20W个你能找到的人,分布在行行业业,上上下下。从理论上,如果你人品还正常,2个电话你就能找到这些人。

如果你仔细一想,你也许会不得不承认,你很多人生机遇很少来自于你的强关系,而是你的弱关系。求职、交友、创业都是。比如说很多人的女朋友来自自己母亲同事的女儿,这就是个三度关系。

名字巨难读的社会学教授Granovetter的博士论文就是研究这个的,他当年为了博士毕业,研究了100个波士顿附近找工作的人,发现其中54人都是通过弱关系找到工作。他为这个发现建立的理论被写成一篇叫做《弱联系的强度》的雄文,此文被引用超过2万次,可能是史上被引用次数最多的社会学论文。

那是70年代,通讯还不太发达,人们第一次意识到,自己有可能拥有这么强大的社交潜能,各行业领导者开始深入思考这种影响群体的方式——这后面的故事你就熟悉了,六度人脉,《引爆点》,苹果的品牌魔力,LINKIN,小米的社群营销,都多多少少受他的影响。

为什么弱关系这么强?

1、因为数量大。

20万人里面哪怕只有百分之一的人知道这个事,也是2000个。比起你在你的150人小圈子里面呻吟好多了。那么多人在群里面发“万能的群啊”,然后得到回应,就是这个理由。

2、因为价值清晰:

因为三度人脉完全模糊了当事人的身份背景、利益关系。反而让事情本身的价值变得清晰,回归到本质。比如说你同事哥们的一个朋友正在创业需要找人,而你正好是这样的人,你既可以获得比较靠谱的信息,又可以比较公正的看待此事,不会被兄弟情同事关系所障碍。能通过弱关系找你的事,成功率都挺高。

3. 因为跨界:

因为思想、知识结构差异,你自己苦苦思考的问题,往往迎刃而解。而其他行业的知识重新回到你的领域来,会有神奇的发酵。

最近还有人研究朋友圈转发——强联系的放大效应是6,而弱联系是9。意思是同一个信息,你看到你的弱关系人发给你,然后转的几率,比自己看完后转的要高9倍;比你哥们发给你转的几率高1.5倍——因为你朋友告诉你的,你其实也能找到。但是你的朋友的朋友告诉你的,你自己很难发现。

所以,重要的不在于你认识多少人,而是认识多少种人;

不仅对于传播,弱关系对于团队组建也有帮助。鉴于最近有四级证书的都在创业,有信用卡账户的都在炒股,我也就聊聊一个弱关系和创业的关系。

哈佛大学商学院的Gompers,Mukharlyamov,和Yuhai Xuan在12年6月发表了一篇名为《友谊的代价》的论文。他们考察了3510个风险投资者的团队,以及这些团队在1975—2003年间投的11895个项目,希望能够找到“投资者团队组合”和“项目成功率”之间的关系。

你要搭伙创业,一般是两个思路:从关系出发——找熟人,比如同学、同事、同乡……或者从能力出发——通过圈子物色能力合适的人,找个懂技术的,找个懂营销的。这两种团队,分别基于强关系和基于弱关系的,谁更有成功率?

不能不佩服老外这点死心眼,他们一点点死抠28年的数据,数据最后出来了——弱关系团队完胜。按能力选搭档比按照关系选搭档好:

两个风险投资者如果有一个是名校毕业的,投的公司上市的可能性会提高 9%。如果搭档也是名校毕业,则提高11%。(注意,不管是投资者团队还是创业者团队,高学历都是高概率。比尔盖茨乔布斯和扎尔伯格都是小概率事件,表乱退学啊亲)。

相反的,选择老同事搭档会让成功的可能性降低18%。选校友,降低22%。选老乡,则会降低25%。

按照这个论文的路子,你最佳的创业伙伴,应该是和你非校友,没同过事,而且还不是老乡的高能力人士。简单的说,是你的弱关系圈里的牛人。

所以,重要的也不在于你认识多少种人,而是认识多少种牛人。

既然弱关系里面的牛人这么重要,怎样筛选你朋友的朋友中的牛人?一个个见面性价比太低太低,所以我开始思奔——尝试一个新玩法,这就是思!想!夜!宴!

第一次在北京,第二次在上海,至今我自己举办了2次。每一次都完全超乎想象。北京这次我们从5点聊到12点,上海这次完全没有停的聊了近4个小时,谁都不觉得累。我自己未来会保持一个月一次,不能再多,再多太多兴奋,消化不了了。后来,北京上海这两地的核心人物小白和LARRY又分别自己组织一次,也是聊的天昏地暗,高潮迭起。

所以我想,这样应该是流程有效了。下面分享下流程。

思想夜宴的流程非常简单,就六步,在这里分享一下:

1. 推荐:

你可以随机从身边的3个牛人开始,最好这三个人还不熟悉。然后要求一定要他们每个人推荐一个牛人来。推荐制的好处是,面子问题,大家都会找到真正觉得牛的人。这样基本上,4个人推荐4个人,8个人就凑齐了。

找个茶馆,封闭的包间。找个周六日下午,开始玩起。

2. 干货:

每一个人提前准备分享的干货8分钟。 最受欢迎的是系统性的知识和小技巧。提前告知让别人好准备。可以直接讲,也可以PPT。

尽量不要谈个人的经历,或者人生感悟——容易搞成团体支持小组——比如一次一个女人说:“我最近发现,男人这种动物啊,就是……。”“对对对,我也是我也是!”另一个姐姐接口。

从这里开始氛围就不对了。这种话题你让我作为一个男人怎么接!!

3. 追问:

如果有人愿意提问,可以追问一个问题,3分钟时间回答。如果没有,直接过。严格控制时间,因为时间往往不够。

4. 发酵:

全部人讲完问完,休息15分钟,大家各自私聊。15分钟回来以后,需要带一个提问回来。

什么样的提问?

每个人说出自己希望集众讨论的一个问题——

可以是自己思考的一个困惑,“公司最近希望我做管理,但是我希望成为一个专业人才,该怎么办?有没有同时做好的可能?”

可以是在寻求的一个问题“如果我们能有一种特别简单和直观的方式让人开始编程,女人会不会成为互联网上更加牛逼的生物”,

也可以是很有趣的一个话题“怎么用数学的方法证明中国古代哲学天人合一?”

5. 困惑:

轮流表达问题,然后主持人逐条记录,投票。

选出群体得票最多的问题——你可以投你最感兴趣的,也可以投你觉得自己回答起来最有贡献的。得票最多的一个问题,全员聊这个。

6. 开始回答:

原则上第一轮每个人3分钟表达完观点。只有所有人都说过话,才开始自由讨论。

思想夜宴的核心:

1. 找到三度人脉

一定要找知识结构不一样,而且最好三度人脉的人。知识结构不同导致了看问题的不同方面,跨界的思考往往会让事情变得非常简单容易。

三度人脉的人(比如说我同学朋友的同事)基本上就不会被你原来的身份所迷惑鸟,不关你是著名大牛还是臭名昭著,他基本都不认识你。不会碍着你面子有话不说,又不会对你早下判断。

2. 控制好时间

找一个好的时间长老,一定要控制好时间!

打断别人说话当时虽然觉得比较可惜,但是长远来说你让更多观点涌现。那些喜欢聊的人可以结束后私聊。

要找一个非老好人做时间长老,死死把控着,结束以后,你会感谢他的。

3. 必要时,有一个主持人

主持人负责在讨论变得离题、模糊,或者有可能伤害到任何一方的时候重新开启话题。

开聊!!

如果在第二天能有一个总结,也许会更好。

怎么勾引这个人写呢?找到组织者,凡是写了读书分享的人,组织者会送一本他最喜欢的书给他——然后找木有写的收钱吧:)


古典

相关文章

个人发展
古典:人生下半场,应对职场危机的 6 个策略亲爱的纠结癌病友,你人生遇到的纠结事,这4个方法都有解你的成长,注定与痛苦为伴带着美好世界的心去面对客观的职场,你准备好了吗?你之所以羡慕身边的人,是因为你不知道这些大学生如何做职业选择和职业规划?
人脉资源
生涯规划企业应用研习班——生涯之旅·上海站经营人脉不如经营自己古典:不要说你没人脉,每个人都有20万个你能找到的人!待业,其实没有那么惨--我的待业日记不可不盘的“亲近人脉圈”赵昂:职场人际关系的八种模式

在线咨询

微信咨询

拨打电话

返回顶部